31
2020
-
03
开水机的发展史
作者:
第一代:浮球式开水机,内部结构简单,主要分为:箱体(用于储水及烧水)、浮球(用于控制水位)、发热管(用于加热),其只有一个水箱,不能把冷水与开水分隔。人们取开水后冷水会进入水箱中产生阴阳水,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和人们的健康,但由于浮球式开水器结构简单,造价低廉,仍然有70%-80%的工厂、酒店、茶楼在继续使用这种开水器。
第二代:沸腾式开水机,针对第一代产品会产生阴阳水的缺点,其原理主要是把生水和开水分隔开,由原来的一个箱体改为两个箱体,一个箱体里装有电热管,负责烧水,另一个箱体则负责储存开水,这样能有效避免生水与开水的混合,彻底解决了“阴阳水”问题,但由于结构较为复杂,成本较高,箱体密封而不能清洗导致使用周期较短等原因,并没有过高的市场覆盖率。
第三代:步进式开水机,其原理是将水逐层加热,最 高温度大约达到95度左右,具有即烧即饮的特点,因为安装了电磁阀控制的进水系统,使得操作时更方便,相对沸腾式开水器而言步进式的制造成本更低,内部结构更为简单高效,但由于最 高加热温度达不到100度,水箱无法长久保温等缺陷,使得开水本身仍存在健康隐患。
第四代:即开式无保温水箱开水机。其内部结构与第二代的沸腾式开水器相近,并在原有基础上利用著名的汽液两相提升理论,使得二次进水的冷水可以保持恒温在60摄氏度,从而减少加热沸点的能耗,达到更为高效的节能目的。
开水机
相关新闻